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解决方案 服务 产品 支持与合作 成功案例

华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华通新闻

王富军:产业新十年中国煤炭业信息化之路 (1)
时间:2011-05-16 16:24:09

 

 

【赛迪网讯】5月11日消息,华通伟业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富军做客赛迪网聊天室, 与赛迪网总裁李树翀畅谈产业新十年中国煤炭业信息化之路。华通伟业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做煤炭行业信息化的企业,一直专注于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王富军在采访中指出,整个服务于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软件企业以及合作伙伴应该珍惜目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下大力气、扎扎实实,真正的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服务为本,与客户共同成长。王富军特别强调,只要坚持“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和客户同成长” 的理念,就能抓住现在的机会,与客户、软件服务、信息化整合服务商更好的成长,并在这个行业里成为领导者。

 

 

王富军 华通伟业副董事长、总经理(左) 李树翀 赛迪网总裁(右)

 

2000年是煤炭业分水岭

 

李树翀:尊敬的赛迪网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作客赛迪网直播间的是华通伟业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富军先生,王总您好。

王富军:各位网友大家好!

李树翀:可能很多网友还不清楚华通伟业,华通伟业是我国最早的一批专注于做煤炭行业信息化的企业,开始之前,王总能不能先简要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华通伟业的情况?

王富军:各位网友好,今天作客赛迪非常高兴。华通伟业成立于1998年,到现在已经是 13个年头,公司从存储开始做起,在2002年煤炭行业比较好的时候,我们调整一下战略和方向,专注于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公司基本上是一个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服务和成长的经营理念国有控股的高科技企业。

 

李树翀:我们这里有一组数据,刚才王总您提到了煤炭行业信息化,现在行业信息化可能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这里有一组数据,目前我们国家煤炭行业当中80%以上的企业还没有信息化的预算列入到议事日程当中,可能跟很多行业相比,煤炭行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可能和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行业信息化,包括金融、电信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王总,您在这个行业做了这么多年,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煤炭行业信息化现状是什么样的?

王富军:煤炭行业先说十年的发展,从2000年左右是分水岭,1999年之前煤炭整个行业发展是比较低谷时期,包括在信息化这块,因为煤炭的价格、企业效益都不是很好,所以在信息化的投入是非常低的,所以它的水平也是比较低,甚至包括安全方面的投入缺口很大。从2000年开始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房地产、投资汽车工业的需求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以后,煤炭企业包括煤炭综合开采成本、煤炭原始成本的降低,这时候煤炭企业效益从2001年触底反弹到现在最近十年形势大好,随着大好形势时期的出现,煤炭信息化从上到下意识上、属于上,内升都有新的要求。尤其最近,从2007年开始,以山西省为代表,河南、东北都出现大的资源型整合,企业变大,煤炭企业不仅是煤炭的生产还有运输、销售、发电等,煤炭大的集团发展,企业对内升管控方面需求有所提升。煤炭之间和以前有一些变化,投入都大了。据我了解,现在包括一些中煤、山煤集团、神华对信息化从整体上的规划都有很大的需求,预算跟其他行业来比应该说规模也不是很小。

李树翀:总结一下王总介绍的,从近几年来看煤炭行业整体属于不差钱阶段,之前由于效益不是很好,现在第一有钱了,第二是刚才您提到现在整个煤炭行业从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关闭了很大小煤窑,未来运作的都是大中型煤炭集团性企业,这样的企业可能在对信息化的需求还有信息化的意识方面都比小的企业要强很多,所以这个可能会成为未来推动煤炭信息化向前发展的推动因素,对吧?

王富军:对。

 

看的见的效益 信息化系统节约1600多万资金

 

李树翀:说到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刚才您提到现在集团性的企业非常多,我们知道信息化对推动一个行业的升级发展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在煤炭行业,就您了解,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引入能够为这些煤炭企业带来哪些很好的收益或者帮助他们解决哪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王富军:据我们在做实际案例当中,煤炭行业是一个粗放式经营的企业,但是煤炭行业包括对资金的需求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在几家大的国有企业在做信息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一开始接触到信息化的时候,他们从领导到中层到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我们了解到它的资金方面,因为它是粗放式经营的,但是它是大中交易对资金交易需求还是很大的,它在各个省级市都有分支机构,煤炭行业有的资金沉淀在公司账户上,有的资金不够,所以这样的话,对大型集团企业资金需要缺口非常大,但是资金没有统一的管理,我们根据这样的客户需求,我们开发资金结算收支两条线管理系统,这样把下面它的分支机构和企业沉淀的资金集中到集团总部来综合利用,这样就盘货了沉淀的资金,我们记得当年的项目客户投入了大概200 万、300万,当年因为沉淀资金的盘货,节约集团资金贷款成本,当年为他们直接节约资金1600多万。

李树翀:上了这么一套系统就节约资金1600多万。

王富军:通过这样实际案例,客户深深意识到信息化对大的集团管控公司,不管从资金方面的管理,包括供应链管理、安全管理都为他们带来了很直接的作用,为什么以前煤炭事故频发生,2000年开始,因为效益问题,投入欠账比较多,最近几年包括国家的主管部门的重视,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这一块,在信息化这块投入了相当的物力,在思想上也比较重视,这几年效果比较好。

 

 

聚焦煤炭信息化 将服务做深、做广

 

李树翀:说到行业信息化,近几年比较火的词叫两化融合,要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工业化里的问题来推动工业化的升级和发展,这里融合的词比较关键,他讲的不是两化的结合而是融合,融合有两者结为一体的含义。所以在做某个行业信息化的时候,要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这样会不会给相关的实施方带来压力?我们了解很多做信息化领域做软件没有问题,但是它是不是真正了解煤炭行业?这会不会影响煤炭行业向前发展?

王富军:我们华通伟业在煤炭行业根源有近十年的时间,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们发现真正的系统使用,其实技术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针对煤炭行业,它的信息化水平,它属于资源型行业,对管控这一块,因为它是卖方市场,所以对信息化内升需求不是很强,所以在实际上,我们在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开发系统的时候,我们任何环节的人对行业的了解和对业务的了解都非常专业,结合我们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开发出一套适合煤炭行业的系统。我们华通伟业公司近十年提出的口号也是说,一个企业要聚焦,要做深度、广度,所以我们定位在煤炭行业,为客户提供最具适用性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企业的追求。

李树翀:华通伟业的特点是这么多年来,一直聚焦在煤炭行业,从目前来看,也成为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优势,我们比其他企业更了解煤炭企业的需求,更了解整个煤炭行业的运作过程,可以这么理解吗?

王富军:对煤炭行业的了解,我们从公司发展来讲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根据客户自身的局部需求给客户一步步来做,但是随着企业发展以后,我们发现现在煤炭行业尤其是整合完以后,都变成大的集团管控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要从高端来做,不仅是上一套系统,包括从整个集团上到高层到中层管理人员,信息化包括观念理念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边是从IT规划做起。

李树翀:这也是华通伟业在做的?

王富军:我们这边联合IBM做的,我们对大型集团性企业,包括它的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近三到五年提出一整套信息化的规划,这样的话,根据它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实施、统一规划、分布推广、效益驱动。

 

 

两方面共同推动煤炭业信息化推广

 

李树翀:随着整合加上全行业信息化历史提高,可能在煤炭信息化,特别大的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整体来讲,我们的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象我刚才提到的金融行业那么高,您觉得从全行业来看,我们煤炭信息化还遇到哪些核心的问题?或者说在信息化推广和普及过程中,主要的障碍有哪些?

王富军:最主要的难点是推动。

李树翀:您指的推动是理念上的推动还是什么样的推动?

王富军:推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作为服务商对客户本身项目上,一旦开发之后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方面的推动,一方面还是要跟企业的中高层人员,真正跟企业融入在一起,包括内部管理上、管理上的变革、流程再造,因为我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企业流程方面不是很合理、不是很规范,所以说也是在这方面。一是系统开发完以后在使用上对客户的推动,一方面也是跟客户的中高层融合在一起,在管理理念、流程再造上的融合。我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开发完以后,只有客户用起来这个系统才能取得效果。最近我们公司在开会的时候,也给整个事业部包括开发人员也在讲,判断一个项目成功的标致,目前针对煤炭行业在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的基础上,第一一定是要客户能用起来,第二我们开发的系统一定要为客户带来价值,要把我们的先进理念包括技术真正结合起来,第三,客户的使用效果要好,客户要有满意度,服务客户、服务行业都好做不到这些,对于一个企业发展来讲是没有持续性的。

 

 

为企业打造管家型量身定制服务

 

李树翀:刚才您提到我们做的产品肯定要客户用起来,可能不光是在煤炭行业,很多一些传统行业在做大规模的信息化过程中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上一套很庞大的ERP系统,结果ERP系统成了一个形象工程。它里面可能相对来讲比较烦琐,跟很多高层人员沟通、改革。对一个企业来说要有伤筋动骨的变革,再加上比较高端的信息化系统上去以后,对操作人员培训要求比较到位。刚才您提到我们的产品要求,用户要用起来,华通伟业是怎么做的来解决这些问题,让自己的产品真正的能够被用起来,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效益出来?还要做的很简单,让大家都会用。

王富军:我们华通伟业公司结合煤炭行业,我也反复在讲服务,这个服务最主要的特色是通过我们在行业里边的沉淀,推崇一种管家型量身定制的服务,为什么叫管家型?结合这个行业了解,这个服务不能是蜻蜓点水的服务,要提供管家型量身定制服务,这是我们从2003年开始真正的进入到煤炭行业开始,也是在一个客户案例过程当中,我们总结出来。所以说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开发人员、运维人员要了解行业,甚至有的客户之前甚至没有用过系统。

李树翀:煤炭行业这个情况会不会更普遍一点?

王富军:当你谈需求用系统的时候,客户不知道谈什么。所以这个时候要求技术人员比客户了解业务,这样才能让客户信服。通过这种管家型量身定制服务和这种为客户带来价值,包括在这个行业里要聚焦定位、持续发展,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真正把系统用起来。华通伟业通过我们对煤炭行业这些年的了解包括对国外的了解,我们国家在能源使用效果这一块还是比较低,而浪费来讲还是比较严重的,包括煤炭从开采、运输、销售、损耗还是比较大的,对中国来讲,煤炭这个资源在中国的发展占的位置比较重要,我们是人口大国,持续性的发展,资源一定要节约。当年我们的公司本着一个理念,真正的通过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边,我们的微薄之力让这个行业真正在资源节约上、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提高效率上让企业更加和谐,尽我们企业的一份力量,对能源行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参与,在这块能提高行业的水平。所以说华通伟业也是在行业上提出“阳光工程”,基本上是以安全、绿色、智慧、高效为主,这样的话,我们在行业里推动“阳光工程”,使煤炭行业在节约能源方面、效益方面等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土化结合国际化 携手共进

 

李树翀:您刚才提到煤炭行业一直都是比较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从开采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开放,最后造成资源利用不高效,信息化通过两化融合手段,华通伟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让粗放式向精细管理、集约发展方向发展,可以这样理解吧?

王富军:可以,其实我们在煤炭行业,我们是提供的针对企业的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资金管理、预算环节我们都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我们开发自己的“Galadin系统”,我们企业每年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都有十几项,公司在开发平台、中间件这块自己都有一定的储备,因为在煤炭这块有其他的企业做系统,在中间件方面我们都希望能够做一些,所以说在公司在自主知识产权这块涉及到煤炭企业的生产、供销、供应链、财务、资金等都用我们自己的系统。

李树翀:包括您提到跟IBM合作,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华通伟业是如何借助外力,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企业,同时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整合到我们这套体系当中去为我们的煤炭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王富军:通过我们对煤炭企业的了解,国外很多的品牌,很有实力的这些大的厂商,他们对在银行、电信包括电力其他行业竞争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包括他们在煤炭行业,据我了解,近十年,他们应该在这块也有系统,但是他们在国外,在能源行业成功案例非常多,但是在中国,尤其是能源行业主要是煤炭行业这块接触的比较晚或者不多,随着煤炭行业整个发展,据我们了解,现在国外大的厂商包括品牌也都开始在关注煤炭行业的发展,所以说尽管他们在国外包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在对国内煤炭行业了解的这一块,还是偏弱一些,我觉得我们做信息化一定要站在先进性包括国际化视野上,其实我们通过对IBM包括其他一些国外厂商的考察和了解,我们觉得IBM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针对企业信息化这一块整体上,包括站在IT规划高度上,包括从企业规划、设计、国外企业有的成熟模型、相关经验,我们觉得跟IBM合作在煤炭行业上,应该是发挥各自的优势,我们对煤炭行业,包括对个体这块,包括对行业,包括结合中国特色这一块,我们有自己的了解,IBM发挥设计、规划能力。从2009年开始,针对煤炭行业,我们跟IBM 有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来说,取得的效果,在客户方面的反响非常好,效果也不错。

李树翀:我们这个应该属于强强联合模式,因为我们对行业非常了解,在这方面有很多行业储备、经验积累,IBM有很多先进理念,结合起来形成最终的产品和服务。

王富军:未来的前景我充满信心。

 

 

“十二五”规划对于煤炭行业是重大利好

 

李树翀:前不久出台了《煤炭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到煤炭信息化生产和管理的发展。您觉得这个会不会推动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

王富军: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和发展,尤其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方面提出很多明确的要求,对于我们从事信息化的企业是重大利好,包括这些企业领导人,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随着这几年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转型的发展,上到政府,包括据我们了解,很多省市包括一把手对这一块也都是比较重视,上到中央的国资委,省地市国资委,对信息化,对资金的管控,集团内部管控这块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所以说通过我们在跟这些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接触,高层的接触当中

,感觉到他们对这块也相当的重视,所以说随着十二五规划,围绕着国家级的十二五规划,很多省市、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制定出来非常宏大、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所以对信息化这块,包括整个煤炭行业的产业链,现在他们基本上都在多元化发展,不仅是煤矿,煤矿的安全、煤矿的生产,在整合整个产业链,一些大的集团有自己的团队、自己的铁路、自己的港口,所以说对这块的很多需求非常难,所以说结合国家宏观,包括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对我们这些企业的发展,刚才我讲了是重大利好。

 

 

做全产业链 通过信息化迁移服务

 

李树翀:刚才您提到产业链,我有一个问题。您提到现在很多大的企业做全产业链,从简单的煤炭的开采和销售以外开始向产业链其他的延伸产品,包括朝物流方面去走。我的家乡就是在东北的一个煤炭产地,但是现在面对的问题是,煤已经没有了,被定为所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能在这之前它没有很好的转型,其实它有很好的产业链机会,比如周围有很多矿山机械厂、矿山材料厂,但是它基本上局限为矿山服务,一旦矿山出问题以后,可能整个产业链就会崩盘,咱们现在用信息化手段,是不是对大集团产业链的发展或者说他们未来向其他行业的延伸,或者渗透,能否提供很好的支撑?

王富军:信息化对企业的帮助非常大,尤其是企业。刚才你讲的家乡资源枯竭型,很多地方都面临这种情况,所以企业不能等到资源枯竭再转型。据我了解煤炭行业也是一样的,2000年是一个大的阶段,一个产业有好的时候,一定也会有相对弱的时候,所以说这个企业的发展一定是要提前规划、提前布局,现在通过信息化可以把整个产业的上中下游整合起来,包括供应商、客户,通过电子交易、电子商务手段可以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优势放在客户的家门口,现在煤炭有的企业在建立大的产煤,除了整合资源的同时,也在成立大的煤矿中心,把这种服务迁移了。

李树翀:万一煤采没那么多,还有一条铁路在。跟传统行业相比,煤炭信息需要提高。在很早建设信息化平台,很容易向其他行业渗透和发展,可以这么理解吗?

王富军:可以。

 

 

产业结构调整给煤炭信息化更多空间

 

李树翀:王总跟您交流这么多,能否简要总结一下未来煤炭行业发展机会和趋势在什么地方?

王富军:煤炭行业纵深的发展包括近两年国家大的小煤矿的关闭,包括资源型的整合,国家布局会出现很多超大型的企业,所以大型企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包括它在集团管控这方面,包括在信息化方面,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方面都提出很多内升的、非常迫切的要求,所以说整个我们在服务于煤炭行业信息化包括软件企业,包括合作伙伴,应该珍惜目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包括企业内升发展需求,下大力气、扎扎实实,真正的把创新放在第一位,服务为本,与客户,包括跟我们企业共同成长,在这个企业来说,只要以“创新为先、服务为本和客户同成长”应该能抓住现在的机会,和客户、软件服务、信息化整合服务商更好的成长,在这个行业里能成为领导者。

李树翀:王总跟您有这么长时间的交流,对煤炭行业信息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感谢王总抽出时间和我们分享这么多内容,同时也感谢赛迪网网友对这次直播的关注,到这里今天直播到此结束,同时希望大家持续关注赛迪网,关注华通伟业。

王富军:谢谢。

李树翀:谢谢王总,再见。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服务 产品 常用链接
  京ICP备1503970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5530号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隐私保护
 
法 律 声 明

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依法注册,任何人非经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近期在互联网等地方出现了很多假冒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名称及品牌进行移动电话、PC卡、M2M解决方案、数字移动电话、多媒体终端设备销售的情况。这些假冒机构都使用与本公司相同或相似的称谓,从事上述业务。为澄清事实,我们谨此郑重声明,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未从事移动电话、PC卡、M2M解决方案、数字移动电话、多媒体终端设备销售业务,更也未在互联网上对上述业务进行宣传和销售。各界人士如有疑问,请随时登录我们的网站(IT服务www.greatwe.com/分销业务www.greatwe.cn)或致电查询,以便甄别。

未经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和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华通伟业法享有权利的商标、名称或品牌。对于故意在其机构名称或业务经营活动中使用华通伟业依法享有权利的商标、名称或品牌以此误导各界人士的机构或个人,我们将坚决采取法律行动,以维护我们和各界人士的正当权益。

联系人: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务部

联系电话:010-51262108

特此声明
本声明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北京华通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5月18日